【唐韵】徒红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徒东切,音同。【说文】赤金也。【本草集解】铜有赤白靑三种。赤铜出川广云贵等处,山中土人穴山采矿,鍊取之。白铜出云南,靑铜出南番。【广韵】金之一品。【前汉·律历志】凡律度量用铜者,取爲物至精,不爲燥湿寒暑变节,不爲霜露风雨攺形也。
又自然铜。一名石髓铅。
又铜靑。【本草集解】铜之精华,卽空绿,以次空靑也。【抱朴子·金丹卷】铜靑涂脚,入水不腐。
又地名。【左传·成九年】执诸铜鞮。【注】铜鞮,晋别县,在上党。【前汉·地理志】益州郡铜濑县。
又山名。【前汉·吴王濞传】吴有豫章郡铜山。
又官名。【前汉·百官公卿表】水衡都尉属官有辨铜令丞。【注】辨铜,主分别铜之种类也。
又宫名。【左传·襄三十一年】铜鞮之宫数里。【注】铜鞮,晋离宫。
又人名。【前汉·古今人表】铜鞮伯华。
又【前汉·宣帝纪】金芝九茎,产于函德殿铜池中。【注】铜池,承霤也。以铜爲之。
又【古今注】秦始皇有名马曰铜爵。
又【史记·孝文本纪】初与郡国守相爲铜虎符。
又与洞通。【山海经】洞庭之山。【注】洞,或作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