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志愿怎样填报?最全攻略来啦!附张雪峰十条建议(转发收藏)

高考志愿怎样填报?最全攻略来啦!附张雪峰十条建议(转发收藏)

平行志愿

技巧1:交叉突破。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,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。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,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。

技巧2: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,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,像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教育学、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。

技巧3:对自己的分数要心中有数,如果对A志愿的第一顺位院校没有把握,那么选择后面顺位的院校时就要保守一些,以免竹篮打水。

02

4大标准,帮你定位学校

学校层面:尽可能冲高

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,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,最高的是985,其次是211,其次是本科、专科等等,并不看什么一本、二本,这个只是当地招生办的录取标准而已,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,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,考生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,比如: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,那就去报,学校牌子最重要。

地域层面:北京、上海优先,其次首府

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,毫无疑问,北京、上海首选,其次建议考虑杭州、南京、广州、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,主要原因就是眼界问题,在中国,没有比北京、上海更发达的城市,你见的世面有多大,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。

但是,尽管大城市可选学校多,但分数也高,很多孩子可能去不了,即便去不了,也要去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,如华中地区的武汉,西南地区的成都,西北地区的西安,东北的沈阳。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,如东北的大连,东南的厦门。

原因非常简单,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,不仅都有985,211学校,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,学科门类齐全,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。比如西安,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,居全国第二位,仅次于北京,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。

专业层面:了解专业内涵,慎选就业“红牌”专业

专业就是未来的职业,所以选专业一定要慎之又慎,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些多年来就业率“红牌”专业,例如生化环材,新闻学之类的。

此外,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、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。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,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,因此,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,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。

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: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,是否属于特色专业,专业的实力如何,有无硕士、博士点,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,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,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,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。

03

了解4大误区,从容填报志愿

误区1: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

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,有的还有“大小年”现象,即一年高,一年低。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,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、分数线对应的考生“位次”等。

误区2:不仔细看招生章程

招生章程里面的信息非常丰富,包括高校全称、校址、层次、办学类型,在有关省(区、市)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,专业培养对外语(课程)的要求,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,不可轻易忽视。

误区3:家长太多干预

考入什么样的学校,上什么专业,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上大学的是孩子,而不是父母。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,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,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。

误区4:只选热门专业

热门专业分数高,竞争激烈,如果成绩不太突出,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,容易落榜。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“热门专业”而又不忽视“冷门专业”,“冷热”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。

在选择高考志愿时,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。考生自身特性包括:个人兴趣爱好、个人性格特征、个人能力所及、个人身体条件等方面。

总之,考生必须先准确定位自己,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先查看各个学校的《招生章程》,看孩子的自身条件有没有受到“录取规则”的限制,还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,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来进行志愿填报。

04

张雪峰老师建议高考志愿填报十大铁律

第一条:普通家庭不求人,医学,军校,师范生。

第二条:富裕家庭继承人,金融,经济和经管。

第三条:毕业就想高薪起,名校电子通信,计算机。

第四条:人工智能、大数据,名校才有好老师。

第五条:如果不能名校见,尽量不进经管院。

第六条:“生、化、环、材”要慎重,不读硕博不要碰。

第七条:农林、地矿、石油类和土建,风雨野外常相见。

第八条艺术费钱,讲天赋,毕业稀疏就业路,拼爹拼师拼运气

第九条:医学法学苦又累,心理提前做准备,医学学成好前程,法学还要看证书。

第十条:天才上大学是为了改变世界,普通人上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,认清自己很重要。

▌来:北京四中网校

点在看

分享给更多朋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