籼糯和粳糯,虽说只有一字之差,但是区别真不少,懒喵把它们之间的不同大致总结为下面3点,在了解了它们的不同后,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样的糯米,才是最适合包粽子的糯米。
1、外观形态不同
籼糯和粳糯最直接的区别,就体现在其外形上,看下图即可一目了然。籼糯的整体轮廓又细又长,呈长椭圆形,粳糯的整体轮廓又矮又圆,呈短椭圆形。
大家下次去买糯米,如果看到不同形状的糯米,就能知道它们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糯米,长的是籼糯,圆的是粳糯。
2、主要产地不同
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同理,一方水土也养一方“糯米”。形状较长的籼糯,在我国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北方地区。因为北方的气候较寒冷,因此籼糯的产季要更短一些,通常一年只能种一季。
而形状较短的粳糯,则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地区。南方地区的气候较温和,没北方地区那么寒冷,因此产季要更多一些,通常一年能种两到三季。由此可推出,粳糯的产量要高于籼糯。
3、口感特点不同
说起糯米的口感,给大家的第一印象,莫过于“糯叽叽”的,黏性十足。虽说同样具有糯米自带的黏性,但是籼糯的黏性要比粳糯更强一些,韧劲较足,容易定型,粳糯的黏性相对要弱一些,更易煮烂。
此外,籼糯的光泽感比较弱,容易反生,放凉以后容易出现硬心的情况,口感吃起来要更硬一些,而粳糯的光泽感较强,不容易反生,口感吃起来要更软一些。
端午包粽子,糯米用哪种好?
在了解了籼糯和粳糯的不同和各自特点后,关于包粽子应该用哪种糯米好,相信不少朋友心中已经有了答案。
在包粽子的时候,我们需要糯米本身具有足够的黏性和韧劲,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能更好定型,不至于软坨坨的。此外,通常包好的粽子一次吃不完,还会有反复蒸煮的过程,这时候就需要糯米具有“久煮不易烂”的特点。
从上面两点需求来看,在包粽子的时候,显然黏性强且不容易煮烂的籼糯更适合。而黏性弱、易煮烂的粳糯,则更适合用来做汤圆、年糕等食物。
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,相信不少朋友已经在准备包粽子的原料了。在挑选包粽子用的糯米时,大家记得优选形状又细又长的籼糯,这样包出的粽子更好定型,多煮几次也不容易烂。
要记得,要想把食物做得好吃,用对食材是一大前提。就比如在包粽子时,如果用了粳糯,结果发现粽子包出来塌成一坨,口感很烂没嚼劲,那可不是手艺的问题,而是用错了糯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